
3项重大错误!日本再被评“最差生” 气候行动备受诟病!在11月14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国际环境保护团体“气候行动网络(CAN)”将“化石奖”授予日本。这一奖项通常颁发给消极对待气候行动的国家免息炒股配资,而日本已多次成为该奖项的得主。
在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公民社会为实现“真实的COP”而努力谈判时,日本被指责为破坏行为提供资金、阻碍转型计划制度化、兜售虚假希望。具体来说,日本被指控犯下三项严重违背气候正义的重大错误。
日本试图通过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以及氢、氨混烧等技术延长化石燃料的寿命,而不是终结化石燃料。这些技术被宣传为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但环保组织认为这实际上是在用技术障眼法来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时间。
日本还向澳大利亚斯卡伯勒等大型天然气项目提供资金,威胁当地土地、水域和文化。这些项目缺乏原住民基于充分信息基础上的自由意愿和事前同意。此外,日本过度采购液化天然气再转卖至亚洲,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妨碍了当地追求的公正转型。自2008年以来,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机构对澳大利亚大型LNG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实际上助长了气候危机。
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地球之友(日本)”的数据,自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以来,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已在15个国家对26个化石天然气项目提供直接金融支持,导致碳排放量到2024年已达4.0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全球第20大排放国的规模。
日本持续阻挠将公正性、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的转型计划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谈判文本并使其制度化,并支持“到2026年前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方案。CAN表示,日本拒绝构建能够反映公平性和当地社区声音的制度,甚至毫不掩饰其厌恶将公正转型纳入COP议程的态度。
在美国新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即将生效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环保人士阿马伦·萨塔南塔尔认为,马来西亚及其他东南亚、南亚国家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特别是太阳能。然而,日本正在通过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出口延长煤炭、天然气使用寿命的技术。萨塔南塔尔表示,马来西亚政府不应为日本的能源战略背书,而应带头推动区域内可负担且可获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他还警告,日本正试图把马来西亚定位为其二氧化碳废弃物的储存地。两国已开始探讨将日本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船舶运输至马来西亚并加以封存。如果继续下去免息炒股配资,马来西亚可能成为日本的“碳垃圾场”。他认为,日本通过推广CCS、氨等技术,将亚洲国家绑在高风险路径上。尽管日本声称自己是亚洲脱碳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却在全球范围内阻挠化石燃料的逐步淘汰进程。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